淮阳“泥泥狗”年产值破5000万,非遗工坊助力3000艺人就业,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周口新闻网 阅读:9 2025-07-23 09:22:29 评论:0

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的“泥泥狗”工艺品,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近年来在非遗工坊的助力下,不仅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更带动了3000余名艺人就业,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动典范。

淮阳“泥泥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以狗为原型,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狗的忠诚、勇敢和智慧。在淮阳,泥泥狗不仅是民间信仰的象征,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淮阳“泥泥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地政府积极推动非遗工坊的建设,为艺人提供技艺传承、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在非遗工坊的带动下,淮阳“泥泥狗”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淮阳“泥泥狗”年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在非遗工坊的支持下,3000余名艺人得以就业,其中不乏许多传承人。这些艺人通过不断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得“泥泥狗”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遗工坊为艺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使得他们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还能紧跟时代潮流。在工坊内,艺人们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技艺水平。此外,非遗工坊还定期举办培训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泥泥狗”制作队伍,为这一传统工艺注入新的血液。

在市场推广方面,淮阳“泥泥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淮阳“泥泥狗”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同时,借助电商平台,淮阳“泥泥狗”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一张亮丽的淮阳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淮阳“泥泥狗”在传承过程中,还注重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结合。例如,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淮阳“泥泥狗”常常成为人们祈求吉祥、祝福安康的象征。这种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得淮阳“泥泥狗”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总之,淮阳“泥泥狗”在非遗工坊的助力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不仅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淮阳“泥泥狗”这一民间艺术将继续绽放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增添新的辉煌。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周口新闻网,周口新闻,最新周口消息,周口民生新闻,周口人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