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光伏扶贫电站助力脱贫,累计发电4亿度,收益惠及4.8万低收入群体

周口新闻网 阅读:6 2025-08-09 18:22:29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创新模式,积极推动光伏扶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商水县的光伏扶贫电站便是其中一例,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发电量已达4亿度,为4.8万低收入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大力发展光伏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商水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于2016年启动,总投资约2亿元,占地面积约1000亩。电站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发电4000万千瓦时,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商水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同时,电站的建设也带动了当地就业,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据统计,电站建设期间,共吸纳了5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比超过50%。

电站投产后,发电收益主要用于覆盖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费用。根据项目设计,电站发电收益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4.8万低收入群体,每人每年可分得约1000元。这一收益对于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商水光伏扶贫电站还注重环保效益。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有效降低了当地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商水县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光伏扶贫项目的带动下,商水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据统计,自光伏扶贫项目实施以来,该县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3.8万人降至2019年的1.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3.2%,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商水县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产业投入,扩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同时,该县还将积极探索光伏扶贫与其他扶贫模式的结合,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扶贫体系,助力更多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总之,商水光伏扶贫电站的建成和运营,为我国光伏扶贫事业树立了典范。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光伏扶贫项目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周口新闻网,周口新闻,最新周口消息,周口民生新闻,周口人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