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再创新高,面积突破10万亩,亩均增收4000元

周口新闻网 阅读:4 2025-05-24 02:22:32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生态、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稻渔综合种养面积成功突破10万亩,亩均增收4000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商水县地处河南省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近年来,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据了解,商水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以稻作为基础,将鱼、虾、蟹等水产品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目前,商水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到10万亩,涉及全县10多个乡镇。在 *** 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民们积极参与到稻渔综合种养中来,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据统计,稻渔综合种养亩均增收4000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为了推动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商水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参与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民给予补贴,降低其生产成本。其次,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能。此外,还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过程中,商水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杜绝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技术,确保了稻米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商水县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向更高水平发展。

首先,将进一步扩大稻渔综合种养规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稻渔综合种养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其次,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打造“绿色、有机、生态”的稻渔综合种养品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链。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功能,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综合效益。

总之,商水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相信在 *** 、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下,稻渔综合种养必将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驻马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