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泥泥狗”非遗工坊助力600户残疾人家庭脱贫

周口新闻网 阅读:4 2025-05-26 02:22:31 评论:0

淮阳,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近年来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泥泥狗”非遗工坊的崛起,不仅为当地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600户残疾人家庭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泥泥狗”是淮阳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传统工艺逐渐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阳县 *** 积极推动“泥泥狗”非遗工坊的建立。

在 *** 的支持下,淮阳“泥泥狗”非遗工坊应运而生。工坊聘请了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这些残疾人在工坊中不仅学到了精湛的技艺,还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据了解,工坊现有600户残疾人家庭受益。他们中有的失去了劳动能力,有的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外出打工。在工坊的帮助下,这些残疾人通过 *** “泥泥狗”工艺品,实现了自食其力,改善了家庭生活。

在工坊里,记者见到了一位名叫王丽的残疾人。她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腿,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在工坊的帮助下,她学会了 *** “泥泥狗”。如今,她的作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每月能带来稳定的收入。

“以前生活很困难,现在在工坊里学到了一门手艺,生活有了保障。”王丽感慨地说。

淮阳“泥泥狗”非遗工坊的成功,离不开 *** 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工坊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让更多残疾人受益。

此外,工坊还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将“泥泥狗”工艺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展览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我们要让‘泥泥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工坊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淮阳“泥泥狗”非遗工坊的崛起,不仅为600户残疾人家庭带来了脱贫的希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更多人的关爱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驻马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