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鸿昌故乡吕潭村红色养老院落成,退伍老兵优先免费入住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足迹遍布大地。如今,在英雄吉鸿昌的故乡——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吕潭村,一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养老院拔地而起,为退伍老兵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晚年栖息地。这座养老院不仅彰显了吕潭村对英...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5:03:43阅读:755 -
沈丘县中小学全面推广“晨读经典”,《道德经》成必修内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沈丘县教育局传来喜讯,该县中小学全面推广“晨读经典”活动,将《道德经》纳入必修课程,此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4:46:38阅读:650 -
沈丘唐代胡商墓出土波斯银币:实证周口“隋唐运河商都”地位的历史见证
在河南省沈丘县,一座唐代胡商墓的考古发掘,为我们揭示了周口在隋唐时期作为“运河商都”的重要地位。墓中出土的波斯银币,更是实证了当时周口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的繁荣景象。这座唐代胡商墓位于沈丘县白集镇,墓...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4:46:04阅读:399 -
长三角周口产业协同中心在上海揭牌,承接转移项目投资超120亿,共谋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近日,长三角周口产业协同中心在上海隆重揭牌,标志着长三角地区与河南省周口市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此次揭牌仪式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政府代表参加,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3:32:55阅读:547 -
太康肉盒子制作标准发布,300年老字号争非遗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画卷
近日,河南省太康县一家拥有300年历史的老字号——太康肉盒子,正式发布了其制作标准,标志着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此举不仅是对太康肉盒子制作技艺的传承,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3:24:50阅读:750 -
西华县林下赤松茸种植规模全国第一,年产值突破8亿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在众多特色农产品中,西华县的林下赤松茸种植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据统计,西华县林下赤松茸种植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一,年产值突破8亿,为当地农民带...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3:02:52阅读:700 -
周口中央厨房产业园日产预制菜800吨,助力全国便利店市场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制菜市场逐渐崛起,成为餐饮行业的一大亮点。周口中央厨房产业园作为我国预制菜产业的领军企业,日产预制菜量高达800吨,供应全国2万家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美味...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3:02:21阅读:1180 -
淮阳压缩馍非遗工坊:年产量突破亿枚,助力5000户农民增收
位于河南省淮阳县的压缩馍非遗工坊,近年来在传承和发扬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实现了年产量突破亿枚的辉煌成绩。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更以实际行动带动了当地5000户农民增收,为乡村...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1:49:27阅读:636 -
淮阳农谚“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揭秘气候文化遗产中的智慧之光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流传着许多富有智慧的农谚,它们是农民们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中,淮阳农谚“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便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农民对自然气候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0:59:01阅读:632 -
返乡创业补贴再加码,最高可获50万元启动资金,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返乡创业补贴加码...
周口新闻网 2025-11-07 10:36:11阅读:435
